2)第72章 黑心建筑商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图》是后世的盛唐国都。

  如今的新长安就算建好也不用承担首都的职责,它的市场规模也会很小,根本用不到规划的那么多地。

  还有什么园林等等刘义真也大笔一挥给砍了。

  到最后,居然只保留了道路、排水设施、水渠、民居等建筑。

  知道的是建城,不知道的还以为刘义真在修村子呢。

  “没关系!新长安可以分期建设嘛!”

  “现在就叫一期工程,后面还有二期、三期,慢慢来!”

  刘义真又不急着住进新长安,只是借着“修新长安”的幌子提高关中百姓的动员能力还有进行租庸调制制度政策的试点,新长安慢慢修就是。

  可很快问题就接踵而至。

  首先是百姓管理问题。

  关中民风彪悍,十万精壮男子聚在一起,怎么可能会不出事?

  三天不到,就有打斗出现命案的。

  而事情的起因只是两个人的口角之争。

  这件事情引起刘义真的警觉。

  最后他承认这还是方案决策出了问题,不应该让十万人同时服役。这样会使一个个小矛盾隐藏起来并快速积累,最后演变成大问题。

  刘义真也不是知错不改的人,何况现在本身就是在试错阶段,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现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早发现早处理便是。

  在认识到错误后很果断的召集王修等人修改计划。

  在几番商议下最终决定暂时让一些百姓停止劳役。

  如此,十万人很快就变成五万,后来又变成三万,这让朱龄石的指挥压力骤减。也让一些问题迎刃而解。

  其次,便是卫生问题。

  几万大老爷们在一起,那卫生条件可想而知。其中不知道会滋生多少细菌,刘义真几乎是每天都要强调喝开水和消毒的重要性。

  一旦出现什么传染疾病,刘义真就可以和他的关中说再见了。

  第三则是百姓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这也是刘义真最头疼的点。

  按理说“租庸调制”里面规定了只要多服劳役就可以减免相应的赋税,可百姓对此并不感冒。

  经过刘义真几番亲自调研,走访,刘义真才明白一件事。

  不是大家对租庸调制不积极,而是对修新长安不积极。

  那些在其他地方修缮水利的百姓,好歹知道自己劳动的意义是为了可以让自家或者同村田地有更好的守成。

  但是修一座冷冰冰的城池却让这些百姓大为不解。

  这是普通百姓眼光的局限性,和他们讲大道理是讲不通的。

  无奈,刘义真只得亲自出面发布告示:

  凡劳役为修建新长安者,皆可得到一间民舍。

  这条告示一出,百姓的积极性果然再次升起。

  汉长安的居住条件确实不行,要是能免费换一个新的居所,大家还是很乐意的。

  终于,在如此磕磕绊绊的情况下,修筑新长安的工程开始走上正轨,这也意味着租庸调制确实是可施行的政策,这个时代有它生长的土壤。

  而连续“跑基层”的刘义真这几天也是遭了不少罪,不但皮肤晒黑了八度,人看起来也没什么精神。

  好在营养跟得上,所以刘义真身上开始隆起一块块结实的肌肉。

  这天刘义真精神萎靡的正在吃饭,却见同样黑了不少都王买德拿着一块青砖找她。

  王买德拿着转在刘义真面前没多说话,只是用力一掰,就断成两截。

  这让刘义真勃然大怒。

  黑心建筑商欺负到老子头上了?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