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惺惺相惜_傻子的燃情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建国越过代理商,在北方和姚远竞争,试图置姚远于死地。

  他这个做法,过于蛮横了,也伤害了原来的代理商,这个刘总的利益。

  刘总也不是白给的。从张建国过来和他协商,要在北方开专卖店开始,他就调查了张建国的来历。

  之所以他能够同意张建国的请求,自然也是因为知道他有很强的经济实力。

  但他万万想不到,张建国属于野路子,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竟然会回过头来反噬他。

  经商虽然也有不安套路出牌的,但大的原则必须遵守,那就是姚远说的,在没有能力斩草除根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结仇,否则,树敌太多,路会越走越窄,早晚死路一条。

  张建国哪里懂得这些?他只凭着自己的小聪明随意来,最终的结果就是,工厂越搞越乱,最终走上绝路。然后他就采取极端措施,卷款跑路。

  可有了搞工厂的经验,你总结教训,别再走老路啊。他没那个本事,继续耍他的小聪明。

  他这不仅仅是得罪了姚远,甚至连刘总也得罪了。一下子就竖立了两个强敌,他还浑然不知。

  在商业经营上,刘总比张建国,甚至比姚远要专业的多。他立刻就看出了张建国的企图。

  但是,张建国这么干,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这些资金从哪里来的呢?

  很快,这个问题就有答案了。张建国在市里的模具厂倒了。

  刘总就给姚远讲述了张建国的经营模式。

  最后说:“钱虽然是他拿跑了,可账面上签字的是那个外商。那家伙在外面就是一个路倒儿,乞丐,是张建国把他包装成外商的。什么也不懂,张建国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公安虽然抓了那家伙,可他手里没有钱,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钱是被张建国拿走了,问题难就难在这里了。”

  听了刘总的讲述,姚远这才彻底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张建国这小子才是真正随张顺才,把他的狡猾和狡诈给学全了,张建军那个笨蛋,恐怕连张建国十分之一的本事都没有。

  据刘总讲,张建国不仅在本市有这一家工厂,在其他城市还有七八家工厂,情况和这家工厂大致差不多。

  现在,这些工厂的合伙人,也在到处找他。

  虽然好多人都明白,厂里的钱是张建国拿走了,但没有直接证据,又找不到张建国本人,公家也没有好办法。

  那个时代,异地执法还不是很容易,特别是这种没有证据的案子,公家就算知道张建国跑回老家了,没有证据,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把他弄回来。

  最有效的办法,只有那些他的债主们,设法把他弄回本地,在设法立案起诉他。

  姚远听着,就渐渐明白了。就算自己不搞这么大的阵仗吓唬刘总,他也会把这些情况对自己讲。

  刘总的目的很明白,就是想把张建国的这些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