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六章 大明中书省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咱下旨...朱朗以后就是宗正府令,咱家以后的事情,都由朱朗去管,那些皇子都要以朱朗为兄,赏罚惩度,一切由朱朗拿捏。

  朱朗如同咱这个父皇。”

  水仙村中,朱元璋哈哈大笑,一瓶大明春下肚,朱元璋开心的直接接受了朱标的建议,朱朗直接成为了宗正府令,掌管那些皇子还有皇亲国戚的赏罚惩度,朱朗其实本意不是这个的。

  朱朗只是感觉朱标有些累了,所以想要安慰一下,谁知道,朱标那是直接打蛇随棍上,跟着还直接禀报了朱元璋,这边和朱二保还有朱二虎一起喝了酒的朱元璋那是连忙同意。

  其实朱元璋早就想要朱朗进朝堂来帮自己,要知道朱朗和自己的见解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就像这次提升胡惟庸成为右相的事情。

  太子朱标一直强力的推荐刘伯温,始终告诉朱元璋刘伯温心系大明,其实朱元璋能不知道刘伯温心系大明,但是朱元璋就是不想用刘伯温,毕竟刘伯温太鸡贼了,要是爬上了相位,想要一手遮天该怎么办?

  自己的太子就是不理解自己。

  倒是自己的次子朱朗,那就很对自己的脾气了,朱元璋让朱朗帮自己选一下相位人选,一共三个人,汪广洋,胡惟庸和刘伯温。

  朱朗直接说了胡惟庸,朱元璋问为什么。

  朱朗则是告诉朱元璋三个字:“好掌控...!”

  并且朱朗还说了一件让朱元璋同感到心中的事情,那就是中书省的麻烦...所谓的中书省,自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体系以后,“中书省”所承担的职能就一直都是“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负责掌管机要、落实中央政令、制定决策等最高政治事务,实打实的一个总理全国大事的“中央政治机构”。

  即使到了后世的宋、元时期,也亦是如此,不过就是在具体的职权划分上会略微的有点差异,就好比宋朝时期的中书省,其承担的职责就只有“行政事务”之权,却并无处理“军政”事务、以及“财政”事务之权。

  而元朝虽与隋唐一样,都让“中书省”总理全国大事,但是在地方上又分设了“行中书省”来分掌地方政务,只不过是在名义上归属“中书省”管辖。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行中书省所管辖的区域”,就正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省”字概念的雏形。

  相信有很多朋友可能会疑惑,既然中书省的权力这么大,那岂不是说在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以后就已经对“皇权”构成威胁了吗?那为什么还会一直发展到明朝以后,才彻底废除呢?难道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就从来没有在意过“中书省”对皇权的影响吗?

  当然会有影响,唐朝,宋朝,元朝的哪一个王朝,不是想着办法中央集权,唐朝就是由中书省负责提出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