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七章 朱朗的愤怒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恩惠,但是人微言轻,能不跟着文人和官员人云亦云地咒骂朱元璋就不错了,想让老百姓给朱元璋正名,那得等黄河水清。

  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是怎么得罪官员的。

  在给元朝当了近百年下等奴才之后,很多官员已经把“人分三六九等”看成理所应当,他们掌权之后,自然也不会把老百姓放在眼里:“这下老子翻身做了主人,可以想欺负谁就欺负谁了!”但是朱元璋一道命令彻底破灭了他们的幻想:“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

  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反腐反到全民总动员,老百姓可以把贪官污吏绑赴京城,这让高高在上的官儿老爷们如何接受?所以他们一定要把朱元璋抹黑成一个暴君。

  文人们呢?下场也不好。

  本来指望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他们做官的目的就是敛财,而朱元璋铁腕反贪也断了他们的念想:某年选派三百六十四名进士监生到各地当官,一年后全部腐败,朱元璋毫不留情:腐败者抓,罪大者杀,三百六十四个“新官上任先烧三把敛财火”的文人一个也没跑了。

  文人们倒是挺有记性,他们一看当官没啥油水,就开始改行去写小说,但是为了博眼球混稿费,除了当喷子骂时局,就是写颜色小说,以金瓶梅为代表,一大批描写男女关系的限制级小说纷纷出版,纵观整个中国封建史,明代的颜色小说数量及影响力独占鳌头。

  至于老百姓生活好不好,我们简单查阅一个数字就知道:明朝直到崇祯年间才出现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而在此之前的隋朝乃至唐宋,也是几乎年年造反处处冒烟。

  对百姓好的朱元璋正被老百姓骂,我们是该怪官员(包括官几代)和文人的刻意误导,还是怪大家的人云亦云呢?好人难做,为民谋福利而得罪官员文人的好人更难做。

  无意借古喻今,只是想问一个问题:当我们痛斥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时候,是否会先翻一翻史书,看看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那些功臣是否因欺压百姓而罪有应得?更要问一句:朱元璋铁腕反腐到底对不对....。

  就好像现在的东莱村,陆胖家八角楼那是豪华,舒适...可是眼前的移民百姓之家,简陋,肮脏,你告诉我凭什么呀...就因为朱元璋为百姓发声,所以这些人就要诬蔑他,甚至是抹黑他。

  “陆胖该死...。”朱朗一字一句重重的道。

  这句话倒是将一边的刘伯温给吓得不轻,因为刘伯温知道,朱元璋杀官员,文人厉害,但是朱元璋却也有仁慈的一面,必须这些文人,官员侵害百姓的时候才会下杀手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