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8章 稻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允恭二人估计要跑到他们身后,等着接他们的班了。

  总而言之,在李艺和安兴贵这两个地方上的土皇帝伏诛和俯首以后,朝堂上就没人敢造次了,纷纷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而这个命运,就是李元吉。

  “殿下啊,您确定这里的稻米一年两熟,并且能够推广?”

  八月的天气,依旧燥热,李元吉穿着一件极薄的轻纱,坐在牙席上,听着任瑰的质问。

  发掘水稻,推广水稻,这是李元吉在近期发现朝臣们似乎很闲的时候,想出来的策略。

  原以为制定的五年计划足以让朝野上下的所有官员忙碌的,可等到计划开始彻底的推行起来以后,他发现,朝臣们不仅没有以前忙,反而比以前还闲。

  于是乎他就决定再给朝臣们加一加担子。

  发掘水稻,推广水稻,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做,也必须做的事情。

  历史上,满清就是凭借着这一条国策,成功的养活了数万万百姓。

  康熙也是凭借着这一条国策,成为了圣贤明君。

  可以说,就是康熙定下的这一条国策为满清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使得满清昌盛了三代,也使得乾隆有了各重作的底气。

  不然,就乾隆那个作法,别说是康乾盛世了,能维持着满清的江山在他手里不倒都是个问题。

  所以,发掘水稻和推广水稻的事情,必须做,而且还得好好的做。

  “你来回答……”

  面对着任瑰的质疑,李元吉并没有亲自作答,而是示意特地被招来的冯智戴作答。

  他就生在岭南,也长在岭南,对于岭南的稻米习性肯定非常了解。

  冯智戴在拱了拱手以后,苦笑着道:“回任公,确实如殿下所说,岭南的稻米确实是一年两熟,林邑国的稻米甚至能做到一年三熟……”

  冯智戴话说到这里,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

  不过,任瑰已经顾不得听了,他难以置信的道:“真有这种能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的稻米?这怎么可能?”

  冯智戴苦笑着瞥了李元吉一眼,见李元吉没有搭话的意思,就为任瑰出主意道:“任公,林邑的使臣还有月余就到长安了,您要是不信的话,到时候可以当面跟他们对质。”

  任瑰手微微哆嗦了起来。

  冯智戴敢让他去找林邑国的使臣对质,那就说明冯智戴说的话有很大的几率是真的。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稻米啊。

  这要是种上个几十万亩,这一年得产多少粮食啊。

  只要能在一两道推广开,那大唐就彻底告别缺粮的危机了。

  只要能解决历朝历代都能碰见的这个缺粮的危机,那他们这些人一定会名留青史,并且还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姓们,以及后世的百姓们也会对他们感恩戴德,并且将他们高高的供起来。

  一瞬间,任瑰的目光都变得热切了起来。

  冯智戴觉得任瑰热切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