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9章 对钱失去了兴趣!(儿童节快乐!)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谏。

  李元吉摆手道:“你们不必多说了,我主意已定,不会更改。你们也别光想着把赚回来的钱全花在大唐。

  以大唐如今的丁口数量,还消化不了这么多的钱。

  一旦全撒在了大唐,是会出问题的。”

  国际形式的贸易,敛财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大唐人口太少的问题,是优势也是劣势。

  优势就是,以大唐的地大物博,在人口太少的情况下,所产出的过剩的物资,能支撑起大唐对外的贸易。

  但劣势也很明显,大唐没有足够的人口去消化这种贸易所带来的利益。

  这就会造成物价的飙升,贫富之间的差距快速的拉大。

  贫者在高昂的物价下会越来越贫,富者在高昂的物价下越来越富,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贫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无立锥之地的局面,然后群起而攻之,推翻大唐的统治。

  所以,大唐在借助国际贸易快速赚取的同时,也必须扼制国际贸易对大唐带来的影响。

  目前这个阶段至少得保证物价不会快速的攀升。

  所以赚来的钱不能全撒在大唐。

  还得撒在其他地方,让其他地方的人来帮大唐承担这种影响。

  这也就是古人喜欢藏富,并且喜欢将钱埋在地里、埋在房子里、塞到很多不为人知的窟窿眼里。

  所以目前通过国际贸易所赚的钱即便是撒出去,也只会被很多拿到他们的人埋下去、藏下去,不会大批量的流通在市场上,不会造成物价的飙升。

  不然的话,李元吉都不敢把漕运、海运、边市上所获的钱毫无顾忌的撒出去。

  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萧瑀、陈叔达、任瑰毫不节制的花国库里的钱。

  萧瑀、陈叔达、任瑰是懂经济的,至少懂得一些比较原始的经济,不然的话也不会成为大唐的三宰。

  任瑰也不可能在回长安城的时候,故意带回一百车稻谷去刺激长安城的粮价。

  所以这番话他们虽然不能全懂,但大致也听懂的那么一些。

  陈叔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皱起了眉头道:“殿下的意思是,太多的钱撒出去,会抬高我大唐所有货物的价值?”

  李元吉点头道:“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嘛?任瑰在岳州种出了能一年两熟的水稻,并且获得了两次大丰收,在他带着一部分回到长安城以后,长安城的粮价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同样的,大把的钱撒出去,落到了百姓们手里,百姓们有了钱,能够买的货物也就多了,各种货物的数量要是不增长,价格不就上去了。”

  为了让萧瑀、陈叔达、任瑰三人明白大量的钱财撒出去以后会对大唐造成怎样的冲击,李元吉尽可能的把话讲的浅白了一些。

  萧瑀、陈叔达、任瑰三人听懂了,也明白了,然后心情就变得复杂了。

  活了这么多年,他们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原来钱太多也不是什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