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章 钱能补拙_小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瘾,居然弄出了掺杂铅和锡的假钱,直接一波干爆了古代商品经济的萌芽。

  但董先生这货也没蹦跶几年,理论上曹操还是有机会改变这一切,但众所周知曹操是个文人,不是个经济学家,他这么多年一直干干干,有兵有粮就满足,在董卓废除五铢钱后的第17年,也就是今年,刚当上丞相的曹操突然一拍脑袋。

  我靠,这么多年我居然忘记铸币了!

  忘记铸币了!

  于是曹丞相赶紧“还用五铢钱”,想尽量显得跟小时候一样世界正常点,为未来某些不可说的事情打好基础。

  但是不懂经济学的曹操愕然发现,我都恢复五铢钱了居然还是没人用……

  这是因为在建安元年,为了拯救气运之末的大汉,曹操决定接受个性鲜明的几位谋士建议,开始屯田!

  屯田的政策确实给曹军提供了大量的军粮,成为他们获胜的关键,但问题来了,所有的粮食都变成了曹操的军需,市面上什么都没有,严重的通货紧缩之下钱有个屁用?

  曹丞相不懂军事,手下众人搞经济的水平各个宛如杰弗里·萨克斯,也只好开摆,把问题留给儿子、孙子,曹魏完蛋的时候都没有解决。

  现在马良说了,老子只要钱,足值的铜钱,你们拿不出来就别在这里待着了,留给有需要的人吧。

  关平的目光穿透人群,落在远处的蔡瑁身上,蔡瑁被这谜样的眼神看得怦然心动,忍不住排众而出,昂然道:

  “我全要了!”

  众所周知,荆州闹黄巾并不是很凶,也没有遇上董先生,之前曹操等人中原大战也没有牵扯他们。

  这地方缺盐缺马,又水运发达,想不搞商品经济都不行,刘表在的时候就到处囤钱,荆州各家利用贸易赚得盆满钵满,各个都不缺钱。

  曹军买不起不要紧,我有钱,我溢价,我全要了。

  市面上最好的良米也就400钱一石,蔡瑁就按最高价,全包了。

  他到没有没品到故意气这些贱民一样的北军士兵,他之前就想证明一件事——

  跟我姓蔡的混,才能吃饱穿暖,在荆州,我说了算。

  他和颜悦色地走到关平面前,盯着关平那双跟关羽颇为相似的丹凤眼,脸上的笑容颇为诚恳。

  “贤侄的生意好做,这钱嘛,叔父这就给你送来如何?”

  关平哪里看不出蔡瑁的心思,他低声道:

  “多谢叔父,以后若是还有生意,还请叔父……”

  “呵呵,一起发财。”

  哎,蔡瑁越看越觉得关平顺眼,觉得自己刚才的决策实在是太正确了。

  弄死关平等于跟刘备翻脸,堵死自己所有的后路,这对曹操有好处,对自己又没有好处,还不如大家一起老老实实地做生意,有钱当然要一起赚呀。

  关平和马良对视一眼,悄然起身道:

  “今天叔父这么照顾生意,小侄自然也不能要价太高,不然要被长辈训斥。这2700石粮总价108万钱,小侄去个零头卖给叔父如何?”

  “哦,呵呵,贤侄说的不错,那我就不客气了。一百万是吧,我这就……”

  “叔父哪里的话。”关平笑道,“分明是十八万,叔父是不是算错了?”

  十八万!

  蔡瑁稍稍吃了一惊,随即有些犹豫。

  买卖买卖,各取所需,各不相欠。

  可这两千七百石粮米居然只卖十八万,那跟白送已经基本没什么区别。

  蔡瑁深知天下没有白吃的饭,他的呼吸略略沉重,冷静地盯着关平的眼睛,想看出这位大侄子到底在想什么。

  许久,他才吐出一口浊气。

  “贤侄说的不错,我年纪大了,这都算错了。”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