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收复乐安_三国麴义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局为重。

  其实田楷并非不知轻重之人,只不过自己一仗未打,便将城池拱手送人,心里面总感憋屈。

  但正如关靖所说,如今形势不容得自己意气用事,一切以逼退袁绍解除易京之危为主。

  田楷一念至此,猛然起身对副将下令道:“传吾将领,将仓廪之中所有钱粮兵器,箭矢,盔甲等等辎重,尽数装载上车,而后全军随吾回援易京。

  切记,仓廪之中不可留一粒粮食,更不许留一人于城中!”

  副将亦知道事情原委,心中同样不甘,听到田楷下令,大声回答:“末将领命!”

  说完转身离去。

  田楷看着离去的副将,冷哼一声道:“今日先将此城暂借于汝等,待复来日,必用汝等鲜血祭吾战旗!”

  说完一脚将身前案几踹翻,而后大步向外走去。

  当牵招率兵到达乐安之时,只见乐安城门大开,无论城中亦或城墙皆不见一人,空荡荡的犹如死城一般,给人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

  而城头之上高高竖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田字,随风摇摆,簌簌作响,似乎在诉说着不甘。

  牵招见此不以为意,麴义信中交待得明白,若到达乐安之时,城中尚有田楷兵马,无需顾忌,直接攻城。

  想来关靖肯定亦将此事交待给田楷,故才会有此局面。

  至于城中百姓,在如此形势之下,谁还有胆量在城中闲逛,在形势未明之前,定然是闭门落锁,举家不出。

  牵招将大军止于城外,而后派出数队士兵进入城中仔细搜查,虽然牵招相信在如此紧要之时,田楷未必敢生事,但战争无小事,做为主帅不能有一点侥幸心理。

  数队士兵听令进入城中,牵招则领兵在外等待。

  大约一个时辰左右,进入城中的士兵陆续返回,皆报告未发现田楷人马。

  牵招听完下令副将领兵两千屯于城外,而自己则领三千人马入城。

  牵招之所以如此小心,皆因为士兵无法挨家逐户搜查,若那样必然引起百姓恐慌,对于以后的统治不利。

  但不管怎么说,如今乐安已经归自己所有。

  牵招引兵入城,之后命人迅速占领城墙及城门险要之处,城墙上那面田字大旗,亦被士兵唾弃一口,随后丢于城下。

  ……

  在去往蓼城的路上,太史慈徐晃引大军一万而行。

  先前赵云与王双引五千骑兵奔历城而去,做出欲进攻邺城之势。

  麴义为能让袁绍更加相信,随后又下令夏侯兰何曼二人引一万步兵紧随赵云之后行进。

  演戏要演全,架势要做足。

  一万步兵五千骑兵,又有赵云压阵,正如麴义所说,若袁绍拒不退兵,当真不介意让赵云领兵去邺城转转。

  自打领兵出北海,太史慈便一直非常兴奋,作为最早跟随麴义的元老,太史慈自然了解麴义对于袁绍的态度,所以此番领兵攻打蓼城,太史慈才会激动如此。

  其实太史慈兴奋的不是打蓼城,而是打袁谭。

  袁谭作为袁绍长子,若能将其生擒活捉,那对于袁绍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一想到袁绍哭丧的表情,太史慈心中便畅快不已。

  而此时的蓼城,一匹快马飞也似跑进城中。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