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五章 朕,朕不能当亡国之君_世子很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放声大哭。

  这话近乎于情绪宣泄,于事丝毫无补,但年轻的皇帝并没有考虑到这么多。

  效忠朱允炆的大臣面面相觑,在彼此的脸上都看到了羞愧之色,按理来说,大敌当前,自然得安排防务,但皇帝负气说要御驾亲征,这是肯定不能答应的。

  殿中大臣纷纷出言劝阻,将目光齐齐望向前面的谷王朱橞、梅殷、陈迪这些朝中至尊至贵的人身上,盼望他们拿个主意,将众臣从“主侮臣死”的窘境中拯救出来。

  梅殷咬了咬牙,面色沉重地出班表态,愿意献出梅家全部部曲和家丁,参与守城之战。

  驸马表态了,谷王也不落人后,愿献王府护卫守城。

  朱允炆面色一凝,这些私军现在不出来替朝廷效力,难道要等到城破?故此朱允炆看来,他们这是避重就轻。

  他也懒得再和众勋贵大臣绕圈子,直接问及如何筹措军饷粮草事宜,两人无奈,只得慷慨陈辞道:“陛下,臣家尚有些积蓄,愿出私财饷军,以充官帑!”

  其余朝臣见这皇亲贵戚如此表态,不管心里愿不愿意,也只得跟着大掏腰包,以表忠心。

  满朝文武皆慷慨解囊,出钱饷军,当场筹得银钱三十万两。

  朱允炆瞧不见大部分官员的愁眉苦脸,他见到的只是朝廷“上下一心”,兵家城下的危机感略为一松。

  可是还没高兴一会儿,暂代户部尚书郁新之职的王钝就很不识相地说了一件让他心烦的事。

  王钝奏疏扬扬洒洒,听起来冠冕堂皇,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是表明了他坚决反对朝廷将印制宝钞的权限交给李芳英之意。

  城中的一系列混乱,他这个户部尚书如何不知?虽然以前百姓就对朝廷铸造的钱币、宝钞有些怨言,但也没到如今这等地步,这还不是李芳英乱印宝钞引起的。

  自从朱允炆决定将宝钞印制之权交给李芳英后,便遭到了朝中不少重臣的反对。在这事上,无论文武、勋贵,意见都是难得的一致,尤其是新上任的王钝,只要是朝会,他都会向朱允炆禀奏,话里话外都说这是典型的杀鸡取卵行为。

  朝廷或许可以在段时间内获得一定的钱财,但这获利是建立在剥削官员、士绅、百姓所得的基础上,严重影响了朝廷的币制信誉,造成物价飞腾,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事端频发。

  一向鼎力支持朱允炆的梅殷出班附和,说如今宝钞泛滥,使得米价竟然翻了一倍,许多中低层士绅、百姓受到了严重影响,再无限制的发行宝钞,只怕会激起民变。

  可是朱允炆已经得了李家五十万两银子,加上李芳英源源不断地进贡,哪里会轻易向众臣让步?朝廷经费极为紧张,这些银子很快就变成了军饷,若是再不印点宝钞出来,拿什么犒军?

  况且朱久炎都已经包围了京城,能不能打退强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