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五章??农具_大唐农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队在攻关,所有人都感受不到国家缺粮的困境。

  李冲元记得。

  前世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得依着田亩数来交公粮。

  而当公粮一交,家中所剩的粮食就不再是那么多了。

  甚至,如果农田里的水稻一减产,那下一年过的日子,那可就得紧紧巴巴的了。

  南方不比北方。

  南方山多林多,水田相对而言所分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几分田。

  要是人口多,农田相对还多一些,但也架不住人多嘴多,这粮食的需求也就大了。

  所以。

  南方很多地方,在早些年的时候,很多人都饿过肚子。

  反观北方,大部分都属于平原,什么地方都能种上些庄稼,所以,北方只要不是遇上干旱,或者水灾什么的,这饿肚子基本是少有发生的。

  西乡属于南方。

  虽地处汉水之下,离着终南山也近,但依然还是属于南方。

  南方嘛,当然以种水稻为主。

  李冲元怀念前世的水稻收成,但当下却是没有办法。

  李冲元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即便是听过这样的课程,可也知道,想要培育出产量高,而且抗病抗旱抗涝等优良的稻种出来,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搞定的事情。

  一种优良的稻种培育,少则七八年,长则二三十年。

  据李冲元所知。

  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老爷子,曾经为了寻找野生稻,脚步遍布华夏南方各省。

  可见。

  想要培育出优良的水稻出来,那就得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

  同时。

  也得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抓住机会。

  吃苦耐劳的精神,李冲元有。

  但这基础知识,李冲元却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补了。

  不过。

  好在李冲元知道,不管什么农作物杂交,都得是同一科,或者亚科才能进行杂交。

  而且,李冲元前世读书的时候至少还听过了些农业课程,也知道一些大致的育种方法。

  要不然。

  他李冲元也不至于能培育出一些新的蔬菜出来了。

  正当李冲元蹲在农田边,捧着一稻穗囔囔自语之时,一村民老汉却是轻手轻脚的走了过来,小声的问道:“小郎君,你在看啥呢?”

  李冲元突闻声音,抬头看了看那村民,笑了笑,“没看啥,就是想着今年的收成实在有些低。你家今年是没怎么上肥料吧,要不然,这产量也不至于如此之低的。”

  “小郎君,我到是想上肥料,可没肥可上啊。你让我们去西乡县城弄夜香,可夜香就这么多,分到大家手上的也没有多少了。”那老汉脸带无奈的说道。

  李冲元缓缓起身,轻轻的拍了拍手道:“夜香没有,那就想办法积肥。我记得积肥之事我早先就跟你们提过,你不会是偷懒没去弄吧?”

  “这个...我到是想弄,可今年家里的小孙子刚出生,而且又多病,所以也就没去积肥了。”那老汉一听李冲元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