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先秦练气士_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家并没有什么能够展示在人前的超凡手段,不能以一敌十,不能放火,不能引雷,不能长生不死……

  但儒家却很善于“学”!

  特别是入了心境后,学东西那叫一个快……

  天行九歌里,张良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到了秦时明月,就成了能跟卫庄交手的高手,还负责小圣贤庄的剑术教导。

  相比之下,感觉卫庄这么多年,都练到狗身上去了……但人家可是鬼谷弟子,资质没的说。

  只能说是儒家善“学”!

  儒家修身正心,除了开智慧外,就属善“学”……前提是愿意学。

  翻开历史书看看,但凡出名的儒生,都有一种技能及其出众,善棋的,善画的,善书法的,善剑法的……

  只不过后来的儒家弟子推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愿意去学杀伐手段的很少罢了。

  但也不是没有,辛弃疾一个儒家弟子,不就善于冲锋杀阵么。

  ……

  接过荀夫子递来的竹简,高景没有急着打开,而是问道:“师兄,这是什么?”

  荀夫子随口道:“一份普通的纳气法,诸子百家都有的。”

  高景眨眨眼,脑子里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个词“先秦练气士”!

  荀夫子接着道:“你上次跟我说“天地元气”,后来我想了想,觉得你的说法自有一番道理。

  道家人宗的鹖冠子也说: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按照这个说法,把气称为“元气”也算正确。”

  高景有些尴尬,道:“师兄还记得呢?”

  那只是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没想到荀夫子还真的思考了这么久,还真的为此找出来出处。

  不过……

  高景忍不住问道:“鹖冠子真说过这句话?我怎么没在藏书阁看到?”

  荀夫子瞥了高景一眼,道:“我写信问他的。”

  高景:“……”

  “元气,原气……这说法明显是道家的,我自然要问一问道家的人了。”

  荀夫子古怪的看着高景,道:“你说说,你一个儒家弟子,怎么老扯道家的东西?就连你那个“心学”,也有道家天宗的影子……搞得鹖冠子老认为我抢了道家弟子,非要来找我算账。”

  高景恍然大悟:“所以师兄才让我离开小圣贤庄,去韩国!”

  荀夫子起身,留下一句“给你三天时间修炼,然后去韩国”后就走了。

  三天练成“纳气法”,对其他人而言是天方夜谭,但对于入了“定”境的儒家弟子来说,真心很容易。

  高景忍不住笑了笑,然后打开手上的竹简。

  ……

  荀子说这是一份“普通的纳气法”,事实证明,真的是普通的纳气法。

  因为它只是教人如何“纳气”的。

  人体有七百二十个穴位,所谓“纳气”,就是将气纳入这七百二十个穴位中。

  纳气的穴位越多,代表着功力越深厚……普通的江湖底层,根本得不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