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 督师蓟辽_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吃一惊,然后说道:“哎呦,原来是王公公,真是失礼失礼”

  王承恩点点头。将圣旨拿出来,道:“朱常渊,跪地接旨”

  朱常渊跪地,王承恩将圣旨读了一遍,问道:“都听明白了么”

  其实圣旨上就没有什么内容,无非就是宣他回京述职而已。也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听到王承恩问话,说道:“臣明白了。”

  王承恩这才换上一张笑脸,说道:“皇叔快快请起”

  朱常渊从地上站起来,接了圣旨,然后和王承恩攀谈了一会。

  王承恩虽然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可是又不像曹化淳那般是自家人,朱常渊也没有过多的交流,说话交谈仅仅止于表面。

  临走的时候,送了王承恩一些“土特产”,还被这货拒绝了。

  王承恩走,朱常渊并没有跟着他,但是答应一旦交接完成,就会到京师,所以,王承恩也没有强迫,毕竟,圣旨里面也没有点明说朱常渊什么时候必须到京师。

  而且,朱常渊还要等着孙传庭过来交接不是。

  经过朱常渊一年多的治理,整个渭水平原上的耕地全部都耕种上了,而且都成了良田,由于有化肥和种子的缘故,每年每季的庄稼收成都简直逆天,所以,渭水平原上的六百万老百姓非但有足够的粮食,还给朱常渊交了大量的税粮。

  整个长安府的粮仓全部都被装的满满的。

  现在既然要走了,这些粮食自然不能白白便宜了孙传庭和朝廷,朱常渊开始打主意,不过也不能怪他,毕竟是让辛苦努力挣来的不是。

  接下来的十天,朱常渊每天都朝日月岛运送大量的粮食,将日月岛上面的粮仓也装的满满的才罢休。

  不过,运送走的粮食和存在长安的一比,还不到三分之一,就剩下来的这些粮草,在陕西之地绝收的情况下已然够整个渭水平原上的百姓吃两年。

  十日后,孙传庭过来交接。

  对于朱常渊留给他的地盘和存粮,孙传庭表示很满意,为此还专门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奏疏,赞叹朱常渊治理陕西之功,更是说他“开渭水,建沟渠,使关中之地尽成沃土,粮仓溢流,百姓殷富,诚古之未有之奇观也”

  和孙传庭结交完毕以后,朱常渊便开挂飞到了京师中。

  当然了,破虏和二百铁骑自然不能留在陕西,而是暗中打扮成普通人,分拨回到日月岛。这也是这支部队出征两年来的第一次回家。

  回到家之后,发现整个日月岛变得和之前一点都不一样了,不但山上多了二十几个大风车,而且,岛上的建筑他们几乎都不认识了,还有了“电”这种东西。

  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朱常宁每个人给他们分发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媳妇,除了说话不大能听懂以外,别的什么都好。

  可是,听不懂说话有什么关系,能上床生孩子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